英媒:如何减轻新冠疫情造成的精神创伤?
8月28日报道英国《经济学人》周刊网站近日发表文章称,对许多人来说,新冠大流行不过是个小麻烦。 但有些人却面临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殊风险,症状包括做噩梦、突然回忆起往事以及感到内疚、焦虑或孤独。
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重症患者或因疫情失去亲人的人,还有以往创伤的受害者(比如难民)以及医生护士等一线工作人员。 在西班牙,近六分之一的感染者是医务工作者,而且其中大多数人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迹象。 在孟加拉国严格执行封锁措施期间,贫困人群的收入一度减少80%,一项民调显示,86%的受访者称出现与新冠疫情有关的精神压力。 文章称,人类有适应能力。
遭遇创伤的人大多能妥善应对。 如果家园毁于地震,人类会重建家园,继续生活。
就连二战期间大规模轰炸城市也没有打垮普通民众的士气。
尽管如此,世界应该认真对待新冠疫情造成的集体精神伤害。
采取措施减轻精神创伤花费并不大,而且不仅有利于个人,也能惠及更广泛的社会。
对以往灾难的研究表明,幸存者的长期心理健康更多地依赖感知到的支持,而非实际得到的支持。
换句话说,捐款捐物不如让人感受到自己可以向邻居求助。
这种帮助通常是自发的,但政府也可以加以引导。
例如,遭遇恐怖袭击和其他灾难后,法国设立了医疗与心理急诊室。 这些机构在灾难发生地附近提供无需预约的即时心理支持,寻求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类事件造成的长期心理健康后果。
法国多个城市重新启用这种两顶帐篷模式,一顶帐篷用于医疗服务,另一顶帐篷用于精神护理,帮助人们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严重伤害。
(责任编辑:admin)